医生家的小男孩,哭闹不止,来时满腹都是气
当年两个人,可是从高中开始爱,后来又在同一所医科大学一起读书,毕业了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可谓是有爱,并持续着,终有正果。
眼神中满满都是爱情
两人平日忙于工作,酝酿了十几年,老是怀不上孩子,40岁了才幸得一子。
人到中年得子很不容易,的确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而且还是个男孩子,继承香炉呀,小名沐沐。
刘医生休完半个月的产假,就上班了去,急诊科嘛,总是打乱仗的地方,多一个人排班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小丹也是休了半年的产假,小孩尚未停奶,就上班去了。
沐沐只好留给奶奶带着了。
人到中年,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拿不来的东西,不要硬拿,即使暂时得到,也会失去。
有了孩子,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但危机从来也不缺少。
这天一大早,夫妇俩早早就出门上班去了。
奶奶在家带着沐沐,可是沐沐一直阵发性哭闹,间隔时间约20分钟,每次持续时间约10-20分钟,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解果酱血便5次,每次量约30ml,腹部稍胀,无便秘、腹泻,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尿频、排尿困难,无抽搐等。
沐沐可是奶奶的第一个孙子呀,奶奶可能也是经验不足,以为就是闹点肚子,没有在意。
可是沐沐的病情一直无好转。但奶奶又是怕打扰儿子和儿媳的工作,一直不敢打电话给他们。
奶奶一直在家焦急地等待儿子回来!
等到刘医生下班回来,感觉不对劲了呀。急忙送到医院。
儿科医生急忙给患儿做了急诊检查:
这是什么造型呀?
肠梗阻了!!!这是什么节凑?
嗯啦,也行个腹部彩超吧。
大概率要做手术了,嗯啦,得急诊做个腹部的CT看看腹腔的情况
下面是腹部CT的图片,你会看了吗?有什么特征性的表现呢?
不大会看吗?可以参阅CT的报告!
很明确的诊断咯,抽血完善术前准备!
是医生就是好,不容易太犹豫!急诊手术!
术前诊断 : 肠套叠
麻醉方式 : 麻醉插管
手术方式 : 肠套叠松解复位术+阑尾切除术
探查腹腔可见,约100ml清亮腹腔液流出,无气体及脓液流出。可见以回盲部为起点,长约20cnm回肠套入大肠内。
术后诊断 : 1、肠套叠;2、继发性阑尾炎
术后2天复查腹部平片报告
术后1周复查腹部CT报告
肠套叠及肠梗阻征象消失
术后1周复查腹部平片报告
顾名思义,肠套叠即一部分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中,其命名原则是将近端套入部肠段的名字放在前面,随之以远端套鞘部肠段的名字,例如回结型即回肠套入结肠内。80%以上的肠套叠为回结型,其他依次为回回型、盲结型、结结型、空空型。
临床表现
特点:婴儿肠套叠常表现为急性起病 , 可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 ,不久即呕吐 , 甚至呕出胆汁样液体;
其次可有便血或果酱样大便 , 腹部查体可触及腊肠样或香蕉样肿块, 晚期可有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及腹部压痛。
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为突然发病。
肠套叠可致腹部绞痛,表现为原先安静的患儿突然出现明显烦躁不适,可有全身强直。双腿向腹部屈曲,表情痛苦,症状突发突止;无法表达的小婴儿则出现阵发性哭吵,发作间隙表现正常或安静入睡。
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间歇可出现淡漠、嗜睡。常见呕吐,开始为不消化食物,继而吐胆汁样物,呕吐后可有全身扭动,屏气表现。
肠套叠初期,结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压升高,患儿排出少量正常粪便,后期粪便中出现血迹,随之因肠缺血坏死而排暗红色血块或果酱样大便。
来源本科教材第九版《儿科学》
来源本科教材第九版《儿科学》
半数以上病例,腹部平片有可疑表现,如腹部包块影、气体及粪块分布异常、结肠充气减少、出现肠梗阻时的液气平面。但以上均为非特异性表现。诊断不能确定时,可作钡或气灌肠检查,在X线透视下,可见钡柱或气体在结肠的套入部受阻,出现杯状影。
晚期病例如小儿已有严重中毒脱水、高热或休克,腹胀并有腹膜刺激症状时,只宜作低压定量钡或气灌肠检查,注意结肠是否空瘪,特别是乙状结肠。
怀疑患儿肠套叠,可行B超检查协助诊断。
1977年有作者首次报道了肠套叠的超声特征,其后又有许多文章作了描述,主要有“靶环征”与“伪肾影”。
“靶环征”表现为B超的横断面上两个低回声区中间有一高回声区;
“伪肾影”表现为纵切面上低回声区和高回声区重叠,提示存在肠壁水肿。
肠套叠复位后,B超图像可见较小的“面包圈”样环状回声,这是由于回肠末端和回盲瓣水肿所致。
超声检查没有电离辐射,诊断较精确,但主要用于那些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肠套患儿。
若患儿有典型的疼痛发作,排果酱样大便,应直接采用空气或液体灌肠复位。
雷区1!
临床表现不典型 :本组仅表现为厌食甚至拒乳 、精神萎靡或嗜睡 , 缺乏腹部体征 , 以致误诊 。
对婴幼儿肠套叠认识不足 :急诊科年轻医师对此病重视程度不够, 询问病史欠详细 , 体检不仔细 , 腹部触诊未发现肿块 , 亦未及时请教上级医师 。
未注意鉴别诊断 :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或小儿肠炎患儿也可表现为腹痛 、呕吐 /腹泻,有时出现血便 , 而肠套叠早期腹部肿块和血便未出现 , 如接诊医师对本病早期临床特点不熟悉 , 容易混淆 。
来源本科教材第九版《儿科学》
雷区2
①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症状有鼻塞 、流涕 、干咳 、咽部不适 ;全身症状有发热、烦躁不安、头痛 、全身不适。婴幼儿起病急, 常有食欲缺乏、呕吐、腹泻 、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②小儿肠炎:是一种由多病原 、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 主要症状有腹泻、呕吐 , 严重者有腹痛 、血便、精神烦躁或萎靡 。
③维生素 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 :此病是由维生素 K缺乏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 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 常见凝血功能异常, 注射针孔处出血不止 , 前囟饱满。临床表现为拒乳、嗜睡、皮肤出血、皮肤淤斑 、脐残端渗血、胃肠道出血 , 严重者伴颅内出血。
这个病如何治疗呢?
来源本科教材第九版《儿科学》
这个病如何预防?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1.饮食改变和辅食刺激
2.局部解剖因素
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
4.免疫反应不平衡因素